在从事多年的标准化咨询过程中,我们一直推荐客户依据模块化的理念进行图纸设计,以提高图纸的复用率和设计效率。同时我们也建议通过参数化设计,用值集对典型图纸进行参数化管理,从而防止选型错误,提高选型效率。
在从事多年的标准化咨询过程中,我们一直推荐客户依据模块化的理念进行图纸设计,以提高图纸的复用率和设计效率。同时我们也建议通过参数化设计,用值集对典型图纸进行参数化管理,从而防止选型错误,提高选型效率。
无论是从标准化角度,还是设计者角度,我们都希望品牌固定,选型固定。但真实的工程项目往往事与愿违,因为项目成本,供货周期,客户需求变化,都会导致元件选型的变化。导致我们预制的选型参数难以涵盖选型要求,还需不断的修改值集参数来应对各种变化。拿一个0.12KW-18.5KW的正反转回路举例,包含保护开关、接触器、电缆、端子,某公司所有品牌参数填写至值集,有几十种以上的排列组合,如果都填写的话,做宏工作量太大了,画图的人没疯,做宏的人先疯了。参数化的意义又何在呢?
使用虚拟零部件,解决此问题,直接将排列组合降至最低。大大降低了参数化的工作量,也更好的应对了选型的变化。

近年来,易盼软件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的Eplan 用户提供软件产品外的Eplan应用咨询服务,一方面帮助新用户快速上手Eplan,缩短产品学习周期,通过Eplan成熟的应用经验让新用户快速应用Eplan,用好Eplan;另一方面和Eplan老用户共同研讨一些新的应用方案,解决工程中一些比较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,而这些问题往往在标准软件中,没有最佳的解决方案,需要通过软件的二次开发来处理,易盼软件公司由此提出了本土化工具包开发的应用方向,梳理出多数用户的共性需求,进而通过本地化的开发形成本地化工具包提供给Eplan中国客户,让用户设计更高效。例如:One DWG,、Bulk Text Editor、宏工具、部件组分解器,部件替换等工具包。后续我的同事将专门书写篇章来介绍“One DWG”本地化工具包.
“Eplan 虚拟部件技术”就是在Eplan为老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,根据客户的需求,“融智”而成。中国Eplan用户在工程设计过程中,部件的更换犹如家常便饭,特别是低压产品的更换,由于采购价格、供货周期、客户需求变更等因素经常变更,设计师经常陷入频繁的修改图纸过程中,怎样能快速更换部件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工程设计需求。
同时部件替换过程中,也存在多种情况:
替换情的多样性,不太容易理解,做一下解释,例如施耐德的组合按钮可以通过一个部件订货来完成,但西门子的组合按钮确是要多个部件订货来组合完成,如果该组合按钮从施耐德品牌换成西门子品牌,就是一对多替换,反之就是多对一替换。
大家都知道,在Eplan的早期版本,使用材料表导航器或外部编辑功能可以批量替换部件的选型,但替换后仍需手动修改管脚号(连接代号),这样导致整体设计效率提升并不明显。
直至Eplan 2.9SP1发布后, Eplan 发布了一个新的标准功能“更新设备数据”,部件批量替换迎来了转机,当部件替换后,通过该功能可以快速重新分配设备的管脚号(连接代号),部件替换后的挑战迎刃而解。
在标准化咨询过程中,依据模块,参数化理念,Eplan推荐主控回路一体化,便于图纸复用性的提高。同时我们为了标准化参数化设计,推荐使用Eplan宏值集技术,对于电机回路进行参数化管理,防止选型错误。从标准化角度,我们希望品牌固定,选型固定。但真实的工程项目往往事与愿违,项目成本,供货周期都会影响我们的标准化和参数化,这使我们的标准化,参数化的意义感觉没有那么大,一个供货周期就影响到了我们的标准化和参数化。
难道标准化,参数化就真的没意义么?答案肯定是否的,就像我们的这次Eplan 带你做项目-非标自化一样,尽管是非标设计其实也含有一定的标准设计。
针对以上的挑战,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方案才能解决这些挑战?想起我女儿小时候经常购买一些盲盒小玩具,她喜欢拆开盲盒获取意外惊喜。从盲盒的角度给了我启发,我们用盲盒作为一个虚拟品牌,来进行标准化和参数化占位,用盲盒替换盲盒来解决部件替换的多种情况。
不过又有了新的挑战,一个项目如果很多盲盒,我们如何把盲盒内的东西取出来呢,需要一个“开瓶器”来批量开启盲盒,这就需要本土化的开发了,找到了开发团队的伙伴,通过反复测试,一个“开瓶器”做好了,第一版测试开瓶器“老唐部件测试”来了。